其他

♬【散文】毛窝情思……凌大华

2017-02-24 凌舒斋 小瓜子儿

亲,关注一下,小瓜子等你哦!




 【散文】

毛窝情思……

作者,凌舒斋(凌大华)


提起毛窝,北京老人都知道,年轻人就没有知道的了。其实,毛窝就是那个时代北京人手工缝制的棉鞋,土话叫毛窝。毛窝一点都不美观,很土,它的形状像个长圆的鸟窝,因此得名吧。


毛窝穿着很暖和,脚丫子的感觉也舒服。那时,北京的穷人买不起棉鞋,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手工缝制毛窝,主要还是经济实惠。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,妇女们再也不亲手制作繁琐工序的毛窝了。


制作毛窝是件非常麻烦的事。记得我小的时候,我们兄妹几个都穿母亲缝制的毛窝过冬。制作毛窝首先要做鞋底,做鞋底要先打袼褙。母亲用一块面板洗净后,煮好棒子面糊糊,刷在面板上,再把稍结实些的旧布一块一块贴满面板,然后再刷一层面糊糊,再貼一层布……这样要贴两三公分厚。完事后就在阳光下晾晒,等完全干透后揭下来,这就是打袼褙。做鞋时就用脚底样比着,用笔画下来,用剪刀剪下来。再用新布包好粘牢;接着就该纳鞋底了。母亲用细麻绳开始纳鞋底,先用锥子在鞋底上扎个眼儿,再用穿好麻绳的针穿过去,用力勒紧。这样一针一针地,密密麻麻的纳着鞋底,直到纳满为止。鞋底纳好后,用锥子把儿一敲噹噹的响,那才叫结实哪!毛窝的鞋底还要垫一层棉花,棉花上再蒙一层新的白布。


制作鞋邦都是新布,里儿是白粗布,面儿是厚些的黑布,两层布中间续上厚厚的新棉花。鞋邦按图设计好的剪下来,包边缝好,就把它缝在鞋底上,这叫上鞋邦儿!鞋邦的接缝有在脚后跟部的,也有在前脚面的,从脚尖到脚脖子,。上鞋都是用白的小线绳,特结实!


毛窝做好了,别说穿在脚上了,就是看着都暖和!再说了,母亲的手红工艺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,不但是做毛窝,做单鞋更不在话下。而且做中式传统服装也很好,尤其是盘扣儿的活儿好。母亲盘出来的扣儿,从来都是既美观,又大方! 记忆中,我从小到小学结束,都是穿母亲缝制的衣裤及鞋,我们兄妹四人,两个哥哥一个妹妹,可想而知母亲光是做鞋这一项工作,就够累的了。上世纪五,六十年代的北京农村还没有电,家家都是点煤油灯照明,由于白天的家务太多,母亲经常熬夜在昏黄的油灯下做手工。尤其是进入冬季,母亲就为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为我们赶制过冬的衣裤和毛窝,直到我们做子女的都穿上了暖暖和和的冬装后,母亲才能舒口气,脸上也绽放出甜甜的笑容!


母亲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

五十多年过去了,每当想起这首感人至深的古诗,脑海中便会浮现出母亲甜甜的笑容,感觉既幸福又心酸!更让我终身难忘的是,母亲在昏黄的油灯下,为子女赶制越冬毛窝时痩弱的身影。母爱大于天!我感恩平凡而伟大的母亲。您是我心中永恒的佛!


作于北京新源里 二零一七年二月二十二日 

觉得不错,请在下方点赞

别私藏,送给朋友看看


小瓜子儿

微信号:kxguazi007


    ▲长按二维码“识别”关注

原创基地,小瓜子儿的回忆也许就是您的怀旧,来和我们一起聊家常。

↓↓↓ 点击"阅读原文" 【查看更多信息】 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